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

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

各司,各派出机构,有关直属事业单位: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已经2023年1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行政处罚案件案由是对案件性质认定的高度概括,是国家能源局对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以案件案由为切入点,加强行政处罚案件的过程化管理,不断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系统掌握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行政处罚案件案由共分七类三级,下一级案由是上一级案由的分类细化,选用方法是从最低级起适用,低级中没有适合的,再选用高一级。《案由规定》第一、二、三、五章由国家能源局机关单独适用,第六章“四、违反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有关规定”、第七章“三、违反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有关规定”第七条至第十八条由派出机构单独适用。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系统掌握案件案由及其法律依据,着力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三、规范使用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相关部门(单位)、各派出机构要严格按照《案由规定》列明的行政处罚案件案由开展行政处罚工作。案由原则上要前后一致,实际案由与立案案由不同的应及时变更,结案归档应以实际案由为准。个案涉及多个案由的,使用时应根据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选择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行为进行表述;同一案件中存在两个以上无包含关系的违法行为的,可以并列使用多个案由。此外,《案由规定》是对现有行政处罚案件案由的梳理汇总,不作为行政处罚工作的职责依据。

  《案由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稽查案件案由表(试行)〉的通知》(办稽查〔2010〕80号)即行废止。在执行中遇有重要问题请及时报告。

  附件: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政策解读

国家能源局
2023年12月20日


《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政策解读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法律法规适用和分类管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原国家电监会《电力稽查案件案由表(试行)》(办稽查〔2010〕80号,以下简称《案由表》)进行修订,形成了《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以下简称《案由规定》),并于近日印发。

  2010年,原国家电监会根据《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案由表》,对规范案件分类管理,统一确定案由发挥了重要作用。《案由表》印发13年以来,由于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同时部分涉及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发生变化,相关案件案由需要进行相应修订。因此,国家能源局在保留《案由表》整体框架和大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制定《案由规定》并采用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予以印发。

  《案由规定》严格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权责清单为依据,并参照《国家能源局权力和责任清单》体例结构,按照行业管理、电力监管、电力安全监督管理顺序进行逐项表述。重点修订完善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扩展了案件案由领域。依照国家能源局和派出机构权责清单明确的行政处罚职责,案件案由类别从原来的电力监管领域扩展到固定资产投资、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案由规定》共分为违反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违反电力行业管理、违反煤炭行业管理、违反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违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违反电力监管、违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等7种案件案由类别。

  (二)修订增加了部分案件案由。依照新修订的《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对相关案件案由名称、依据进行修订。根据电力安全领域行政处罚授权依据变化情况,对相关案件案由进行了补充完善,其中,原一级案由“违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二级案由24项、三级案由62项;增加一级案由“违反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并相应增加二级案由9项、三级案由89项;将“违反水电站大坝安全监管有关规定”单独调整为一级案由,包括二级案由18项。

  (三)删除了部分案件案由。2018年废止《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因此相应删除了对应的二级案由6项,并对2项案由规章条款依据进行了修订;《案由表》中“违反新建机组差额资金使用规定”,依据《新建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办市场〔2007〕40号),属于非部门规章且已修订,因此删除了该案由。

  《案由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案由表》即行废止。


国家能源局
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法律法规适用和分类管理,统一确定案由,依照《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能源局权力和责任清单》《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权力和责任清单(2020年版)》,结合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工作实际,对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如下。

第一章  违反能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类

一、未依照规定办理核准手续开工建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18条)

二、未按照核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等进行建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18条)

三、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核准文件(《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18条)

第二章  违反电力行业管理规定类

一、电力建设项目不符合电力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电力法》第62条)

二、电力建设项目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力设备和技术(《电力法》第62条)

三、未经许可从事供电或者变更供电营业区(《电力法》第63条)

(一)未按照规定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从事电力供应业务(《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38条)

(二)擅自伸入或者跨越供电营业区供电(《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38条)

(三)擅自向外转供电(《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38条)

四、拒绝供电或者中断供电(《电力法》第64条)

五、危害供电、用电安全或者扰乱供电、用电秩序(《电力法》第65条)

六、未经批准或者未采取安全措施在电力设施周围或者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作业,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电力法》第68条)

第三章  违反煤炭行业管理规定类

煤矿未按照规定建设配套煤炭洗选设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02条)

第四章  违反石油天然气行业管理规定类

未对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业务实行独立核算(《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第33条)

第五章  违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规定类

未按照规定将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液体燃料纳入燃料销售体系,造成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经济损失(《可再生能源法》第31条)

第六章  违反电力监管规定类

一、违反电力业务许可有关规定

(一)违反规定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擅自经营电力业务(《电力监管条例》第30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0条)

(二)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电力业务许可证(《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1条)

(三)超出许可范围或者超过许可期限从事电力业务(《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2条)

(四)未经批准擅自停业、歇业(《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3条)

(五)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申请变更(《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3条)

(六)涂改、倒卖、出租、出借电力业务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电力业务许可(《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5条)

二、违反供电服务标准有关规定

(一)没有能力对供电区域内的用户提供供电服务并造成严重后果(《供电监管办法》第6条、第33条)

(二)未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用户提供供电服务(《电力监管条例》第32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5条,《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

1.供电质量不符合规定(《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7条)

2.电压监测不符合规定(《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8条)

3.未按照规定保障供电安全(《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9条)

4.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电力社会普遍服务义务(《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0条)

5.未按照规定办理用电业务(《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1条)

6.未按照规定向用户受电工程提供服务(《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2条)

7.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停电、限电或者中止供电(《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3条)

8.未按照规定处理供电故障(《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4条)

9.未按照规定履行紧急供电义务(《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5条)

10.未按照规定处理用电投诉(《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16条)

(三)未按照国家有关成本的规定核算成本(《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21条)

(四)执行国家有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不符合规定(《供电监管办法》第34条、第24条)

(五)违反公平、无歧视开放供电市场规定(《供电监管办法》第35条、第18条)

1.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供电监管办法》第18条)

2.对趸购转售电企业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输配电设施,拒绝或者拖延接入系统(《供电监管办法》第18条)

3.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排挤竞争对手(《供电监管办法》第18条)

4.对用户受电工程指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供电监管办法》第18条)

三、违反电力市场监管有关规定

(一)不遵守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电力监管条例》第31条)

1.未按规定办理电力市场注册手续(《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2.提供虚假注册资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3.未履行电力系统安全义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4.有关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5.行使市场操纵力(《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6.存在不正当竞争、串通报价等违规交易行为(《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7.不执行调度指令(《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二)发电厂并网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电力监管条例》第31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三)电网互联不遵守有关规章、规则(《电力监管条例》第31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4条)

(四)不向从事电力交易的主体公平、无歧视开放电力市场(《电力监管条例》第31条)

(五)不按照规定公平开放电网(《电力监管条例》第31条)

(六)违反规定,不按照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组织交易(《电力监管条例》第33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1.未按照规定办理电力市场注册(《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2.未按照电力市场运行规则组织电力市场交易(《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3.未按照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地实施电力调度(《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4.未执行电力调度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5.未按照规定对电力市场进行干预(《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6.泄露电力交易内幕信息(《电力监管条例》第33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6条)

四、违反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有关规定

(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申请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2条)

(二)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3条)

(三)转包或违法分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4条)

(四)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许可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4条)

(五)违反规定未取得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范围,非法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5条)

(六)在从事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活动中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质量责任事故(《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6条)

(七)未按照规定办理许可证登记事项变更手续(《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7条)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业务发包给未取得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范围承揽工程的单位或者个人(《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8条)

(九)发现未取得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范围承揽用户受电工程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8条)

五、不配合监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一)提供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文件、资料、信息(《电力监管条例》第34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4条,《电力监管机构现场检查规定》第16条,《电力并网互联争议处理规定》第23条,《供电监管办法》第37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9条,《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第28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36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4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第62条)

(二)未按照规定披露、公开、报送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电力监管条例》第34条,《电力市场监管办法》第37条,《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第16条,《供电监管办法》第37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4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第62条)

(三)拒绝或者阻碍依法履行职责(《电力监管条例》第34条,《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第44条,《电力监管机构现场检查规定》第16条,《电力并网互联争议处理规定》第23条,《供电监管办法》第37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第39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36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4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第62条)

第七章  违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类

一、违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规定

(一)违反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有关规定(《安全生产法》第92条)

1.出具失实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报告

2.租借、挂靠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资质

3.出具虚假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报告

(二)未按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法》第93条)

1.未按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导致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2.未按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三)未履行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1.未履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法》第94条)

2.未履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第95条、115条,《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0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8条)

3.未履行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法》第96条)

4.未履行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法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第96条)

5.未履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基本职责(《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8条、第35条)

(四)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第97条)

(五)违反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规定(《安全生产法》第97条)

1.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

2.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有关安全生产事项

4.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5.对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未按照规定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

(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安全生产法》第97条)

(七)违反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法》第98条)

2.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安全生产法》第98条)

3.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安全生产法》第98条)

4.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安全生产法》第98条)

5.在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或者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安全生产法》第98条)

6.未按照规定对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第103条)

7.倒卖、出租、出借、挂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施工资质(《安全生产法》第103条)

(八)违反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法》第99条)

1.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2.对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3.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

4.关闭、破坏直接关系生产安全的监控、报警、防护、救生设备、设施,或者篡改、隐瞒、销毁其相关数据、信息

5.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6.在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未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

7.使用应当淘汰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九)违反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危险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1.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危险物品(《安全生产法》第100条)

2.未建立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专门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安全生产法》第101条)

3.未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未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告知应急措施(《安全生产法》第101条)

4.未安排专门人员对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以及其他危险作业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法》第101条)

(十)未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或者未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管控措施(《安全生产法》第101条)

(十一)违反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1.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安全生产法》第97条)

2.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未按照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生产法》第101条)

3.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安全生产法》第102条)

(十二)违反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法》第103条)

1.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2.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未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4.未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统一协调、管理

(十三)违反同一区域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法》第104条)

1.未按照规定签订同一区域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同一区域作业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十四)违反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法》第105条)

1.将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设置在同一座建筑内

2.违反员工宿舍与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的安全距离要求

3.未在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设有符合规定的出口、疏散通道

4.占用、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出口、疏散通道

(十五)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承担责任的协议(《安全生产法》第106条)

(十六)拒绝、阻碍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法》第108条)

(十七)未按照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安全生产法》第109条)

(十八)违反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置规定

1.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安全生产法》第110条、115条,《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7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5条)

2.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安全生产法》第110条、115条,《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7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5条)

3.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第110条、115条,《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7条、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5条、36条)

4.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5.转移、隐匿资金、财产(《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6.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7.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8.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9.在事故发生后逃匿(《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8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

(十九)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后拒不改正

1.被责令改正且受到罚款处罚后拒不改正(《安全生产法》第112条)

2.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多次受到相关行政处罚(《安全生产法》第113条)

3.经停产停业整顿仍不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法》第113条)

4.拒不执行停产停业整顿决定(《安全生产法》第113条)

(二十)不具备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导致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法》第113条)

(二十一)对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安全生产法》第114条、第115条,《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第29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7条)

(二十二)违反《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安全生产法》第93条,《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32条、第33条)

(二十三)违反电力安全事件管理规定(《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34条)

1.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电力安全事件信息

2.在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后不及时组织应急处置

3.未按照规定对电力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二十四)违反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第21条)

二、违反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有关规定

(一)违反电力建设工程建设单位质量责任规定

1.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或者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4条)

2.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5条)

3.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4.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5.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6.对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7.未按照规定对必须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8.未按照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9.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10.未按照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有关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送备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

11.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7条)

12.对未组织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擅自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8条)

13.对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擅自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8条)

14.对不合格的建设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验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8条)

15.未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9条)

16.对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没有设计方案擅自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9条)

17.在装修过程中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9条)

(二)违反电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责任规定

1.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2.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3.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4.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1条)

5.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2条)

6.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3条)

7.未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工程设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3条)

8.指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生产厂、供应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3条)

9.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3条)

(三)违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质量责任规定

1.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2.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3.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4.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1条)

5.将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2条)

6.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

7.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

8.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

9.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4条)

10.未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5条)

11.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取样检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5条)

12.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6条)

13.对涉及建筑主体或者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没有设计方案擅自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9条)

(四)违反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单位质量责任规定

1.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2.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3.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0条)

4.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1条)

5.转让工程监理业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2条)

6.与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7条)

7.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7条)

8.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67条)

(五)违反电力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安全责任规定

1.未按照规定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4条)

2.未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或者拆除工程的有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4条)

3.对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监理等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5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5条)

4.要求施工单位压缩合同约定的工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5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5条)

5.将拆除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5条)

6.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5条)

7.未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3条)

8.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8条)

(六)违反电力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责任规定

1.未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6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6条)

2.未在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6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6条)

3.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8条)

(七)违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责任规定

1.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2.未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行现场监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3.对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或者特种(殊)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经考核不合格即从事相关工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

4.对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殊)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5.未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6.未按照规定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7.未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安全防护服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8.未按照规定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后登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9.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2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7条)

10.挪用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生产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3条)

11.在施工前未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说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2.未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3.在城市市区内的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未实行封闭围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4.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5.在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6.未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采取专项防护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4条)

17.对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未经查验或者查验不合格即投入使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5条)

18.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5条)

19.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5条)

20.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未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或者专项施工方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5条)

21.未履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6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50条)

22.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8条)

(八)违反电力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安全责任规定

1.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重大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7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9条)

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7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9条)

3.未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情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7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9条)

4.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57条,《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9条)

5.挪用安全生产费用(《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48条)

(九)违反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单位安全责任规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61条)

1.未编制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2.未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安装、拆卸进行现场监督

3.未出具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自检合格证明或者出具虚假证明

4.未向施工单位对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进行安全使用说明,办理移交手续

三、违反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一)毁坏大坝或者其观测、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等管理设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二)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取土、挖沙、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活动(《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三)擅自操作大坝的泄洪闸门、输水闸门以及其他设施,破坏大坝正常运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四)在库区内围垦(《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五)在坝体修建码头、渠道或者堆放杂物、晾晒粮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六)擅自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修建码头、鱼塘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第29条)

(七)对大坝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八)未按照规定组织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安全鉴定(《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九)未按照规定开展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十)擅自改变、调整水电站原批准功能(《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十一)擅自进行工程改造或者扩建(《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十二)擅自降低工程等别或者实施大坝退役(《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4条)

(十三)未按照规定及时开展病坝治理、险坝除险加固等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和风险管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5条)

(十四)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大坝安全注册登记和备案(《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6条)

(十五)未按照规定制定大坝安全应急预案(《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6条)

(十六)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大坝险情或者提供虚假报告(《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7条)

(十七)未按照规定开展大坝安全监测、检查、运行维护、年度详查、信息报送和信息化建设(《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8条)

(十八)未按照规定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大坝运行资料(《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38条)


中国能源政策文件汇总

2025年2024年2023年2022年
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
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
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
能源标签能源标签
新型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风光储各省规模管理文件
光伏发电电价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能源专题
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中国光伏电价演变】2008年至今,从4元到全面平价上网
专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即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 )

中国光伏发电电价十三次调整过程

国家发改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833号 )20210607

一、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新建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二、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
三、2021年起,新核准(备案)海上风电项目、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由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的,基准价以内的部分由电网企业结算。
四、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通知自2021年8月1日起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0〕511号 )20200331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光伏发电行业合理投资,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就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集中式光伏发电继续制定指导价。综合考虑2019年市场化竞价情况、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5元(含税,下同)、0.4元、0.49元。若指导价低于项目所在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则指导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

  二、降低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5元;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执行。能源主管部门统一实行市场竞争方式配置的所有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且补贴标准不得超过每千瓦时0.05元

  三、降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8元

  四、符合国家光伏扶贫项目相关管理规定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含联村电站)的上网电价保持不变

五、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本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执行。


20190428发改价格〔2019〕761号-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完善集中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

  (一)将集中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综合考虑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40元(含税,下同)、0.45元、0.55元。

  (二)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原则上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市场竞争方式确定的价格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结算;高出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

  (三)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已经批复的纳入财政补贴规模且已经确定项目业主,但尚未确定上网电价的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指标作废的除外),2019年6月30日(含)前并网的,上网电价按照《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823号)规定执行;7月1日(含)后并网的,上网电价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指导价执行。

  (四)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含联村电站),对应的I~III类资源区上网电价保持不变,仍分别按照每千瓦时0.65元、0.75元、0.85元执行。

  二、适当降低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

  (一)纳入2019年财政补贴规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即除户用以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10元;

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执行。能源主管部门统一实行市场竞争方式配置的工商业分布式项目,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不得超过所在资源区指导价,且补贴标准不得超过每千瓦时0.10元。

  (二)纳入2019年财政补贴规模,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和“全额上网”模式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18元。

  (三)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

  本通知自2019年7月1日起执行。


20181009发改能源〔2018〕1459号-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说明的通知

一、今年5月31日(含)之前已备案、开工建设,且在今年6月30日(含)之前并网投运的合法合规的户用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纳入国家认可规模管理范围,标杆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二、已经纳入2017年及以前建设规模范围(含不限规模的省级区域)、且在今年6月30日(含)前并网投运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执行2017年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属竞争配置的项目,执行竞争配置时确定的上网电价。

20180531发改能源〔2018〕823号-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

(一)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I类、II类、III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元、0.6元、0.7元(含税)

(二)自发文之日起,新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2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

(三)符合国家政策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保持不变。


20171219发改价格规〔2017〕2196号-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一、根据当前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情况,降低2018年1月1日之后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Ⅰ类、Ⅱ类、Ⅲ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55元、0.65元、0.75元(含税)。自2019年起,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全部按投运时间执行对应的标杆电价。

二、2018年1月1日以后投运的、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电量度电补贴标准降低0.05元,即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37元(含税)。采用“全额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所在资源区光伏电站价格执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自用电量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系统备用容量费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

三、村级光伏扶贫电站(0.5兆瓦及以下)标杆电价、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度电补贴标准保持不变。

0171219发改价格规〔2017〕2196号-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

20161226发改价格〔2016〕2729号-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

根据当前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情况,降低2017年1月1日之后新建光伏发电和2018年1月1日之后新核准建设的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具体价格见附件1和附件2。2018年前如果新建陆上风电项目工程造价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标杆电价。之前发布的上述年份新建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不再执行。光伏发电、陆上风电上网电价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结算;高出部分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

0161226发改价格〔2016〕2729号-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

20151222发改价格〔2015〕3044号-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

一、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光伏电站,下同)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为使投资预期明确,陆上风电一并确定2016年和2018年标杆电价;光伏发电先确定2016年标杆电价,2017年以后的价格另行制定。具体标杆电价见附件一和附件二。

二、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附属场所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项目备案时可以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或“全额上网”中的一种模式;已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执行的项目,在用电负荷显著减少(含消失)或供用电关系无法履行的情况下,允许变更为“全额上网”模式。“全额上网”项目的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光伏电站上网标杆电价收购。选择“全额上网”模式,项目单位要向当地能源主管部门申请变更备案,并不得再变更回“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三、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结算;高出部分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

0151222发改价格〔2015〕3044号-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

20130826发改价格〔2013〕1638号-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下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分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适用于2013年9月1日后备案(核准),以及2013年9月1日前备案(核准)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运的光伏电站项目;电价补贴标准适用于除享受中央财政投资补贴之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电价补贴标准,期限原则上为20年

0130826发改价格〔2013〕1638号-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20110724发改价格〔2014〕1594号-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

(一)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我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下同)
(二)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20100402发改价格〔2010〕653号-关于宁夏太阳山等四个太阳能光伏电站临时上网电价的批复

核定宁夏发电集团太阳山光伏电站一期、宁夏中节能太阳山光伏电站一期、华电宁夏宁东光伏电站、宁夏中节能石嘴山光伏电站一期发电项目临时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


20080721发改价格〔2008〕1868号-关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崇明 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一、核定内蒙古鄂尔多斯伊泰集团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电站和上海崇明前卫村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4元(含税)

2008年至今

两次批复电价
两次特许权招标
八次发布标杆电价(指导电价)
十一个电价文件
十三次电价调整

中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每kWh
从4元到全面平价
(直接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49A7C2D3-DE11-4626-810F-8E177684301A.png

每次光伏发电电价调整
都是中国光伏发展的里程碑节点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一张表 看光伏电价十二年演变

2008年国家发改委第一次明确项目光伏上网电价:每千瓦时4元(含税)
2008年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8〕1868号文件中核定内蒙古鄂尔多斯伊泰集团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电站和上海崇明前卫村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4元(含税);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行政处罚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国能发监管规〔2023〕86号)20231220

2020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I类资源区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每千瓦时0.35元(含税)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0〕511号 )文件中规定:将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范围的I~III类资源区新增集中式光伏电站指导价分别确定为每千瓦时0.35元(含税,下同)、0.4元、0.49元。


导读-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 ↓↓↓

企业名单



导读-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

标签: 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 光伏领跑实施光伏领跑监测

基地 # 容量(MW) # 招标时间及结果 # 并网时间
第三批:2017年领跑基地   5000        
山西大同二期   500        
山西寿阳   500       20181230
陕西渭南   500       20181220
河北海兴   500   20180211   20181228
吉林白城   500       20181220
江苏泗洪   500       20181228
青海格尔木   500       20181229
内蒙古达拉特   500       20181210
青海德令哈   500       20181224
江苏宝应   500       20181228
2017年技术领跑基地   1500        
江西上饶   500        
山西长治   500        
陕西铜川   500        
第二批:2016年领跑基地   5500        
冬奥会光伏廊道   500       20181119
阳泉采煤沉陷区   1000       20180928
芮城县   500       20180707
包头采煤沉陷区   1000       20181210
乌海采煤沉陷区   500       20180629
两淮采煤沉陷区   1000       20180927
济宁汶上采煤沉陷区   500       20180622
新泰采煤沉陷区   500       20170929
第一批:光伏领跑基地   1000        
大同一期   1000       2016年6月

领跑者相关文件
20181128国能综通新能〔2018〕168号-关于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奖励激励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71229国能发新能〔2017〕88号-国家能源局关于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20171130国能发新能〔2017〕76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及落实有关要求的通知
20171122国家能源局-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优选结果公示
20170922国能发新能〔2017〕54号-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 计划实施和2017年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
20160603国能新能〔2016〕166号-关于下达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导读结束-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

导读: 梳理“十二五”以来风电、光伏发电项目

省份+发文单位 # 公示 # 公告
17 安徽省能源局-风电   20181228    
16 宁夏自治区发改委   20181112   20181226
8 上海市发改委-光伏   20181225    
15 江西省能源局   20181224    
14 吉林省能源局   20190107
20181221
   
13 山西省能源局   20181219    
12 陕西省能源局   20181212    
11 湖北省发改委   20181212    
10 甘肃省发改委   20181204    
9 黑龙江省发改委   20181203    
8 上海市发改委-风电   20181130    
7 辽宁省发改委   20181123    
6 福建省发改委   20181119    
5 广西发改委   20181115    
4 北京市发改委   20181102    
3 天津市发改委   20181102    
2 云南省能源局   20181101    
1 海南省发改委   20181031    

导读-光伏扶贫


专题-光伏/风电用地 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

  1. 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7〕8号)20170925
  2. 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 (国土资规〔2015〕11号)20151202
  3. 国家林业局关于光伏电站建设使用林地有关问题的通知 (林资发〔2015〕153号 )20151127
  4. 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5号)20150918
    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作出标注,用地允许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好补偿协议,用地报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对项目永久性建筑用地部分,应依法按建设用地办理手续。对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所有用地部分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

各地光伏/风电用地政策

  1. 陕西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关于规范光伏复合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陕发改能新能源〔2020〕933号)20200708
  2. 海南关于进一步保障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20200410
  3. 冀关于规范光伏复合项目用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19〕1104号)20190813
  4. 广西能源局关于规范我区光伏发电站用地管理的通知(桂能新能〔2018〕23号)20180702
  5. 20180616鲁国土资规〔2018〕4号-关于保障和规范光伏项目用地管理的通知(附政策解读)

土地税务:土地使用税 、耕地占用税

  1. 20181229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法
  2. 20110108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本文来自国家能源局,本文观点不代表光动百科|PVMeng.com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原文链接http://zfxxgk.nea.gov.cn/2023-12/20/c_1310758922.htm

(0)
新能客的头像新能客管理人员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关联阅读